- 皇城使
- 官名。 始见于唐末。 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, 改武德司为皇城司, 掌宫门出入、 保卫宫廷、 宫门启闭等事, 并司侦察, 可直达皇帝。 其司实际主管为幹当官。 皇城命名须有皇帝之命方得主管, 平常仅用以表示官阶。 宋徽宗重定武臣官阶, 改皇城使为武功大夫, 于五十二阶中为第二十六阶, 南宋高宗改定次序, 以为第十五阶。
* * *官名。 始見於唐末。 宋太平興國六年(981), 改武德司為皇城司, 掌宮門出入、 保衛宮廷、 宮門啟閉等事, 並司偵察, 可直達皇帝。 其司實際主管為幹當官。 皇城命名須有皇帝之命方得主管, 平常僅用以表示官階。 宋徽宗重定武臣官階, 改皇城使為武功大夫, 于五十二階中為第二十六階, 南宋高宗改定次序, 以為第十五階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